当前位置:首页>装修资讯
婺源民居雕刻的自然题材及人文根源考析
靳雄步
婺源地处赣东北,与皖南、淅西相邻,为古徽州所辖六县之一,唐开元二十八年设府治,人文之风日盛,以“东南邹鲁”闻名,历经明清数百年间,徽商崛起,返乡大修祠堂宅第,从而形成了婺源古民居独特的建筑装饰风格。在婺源宅第、祠堂、石坊中,雕刻的装饰作用举足轻重,利用雕刻装饰,把建筑之美与徽州道德伦理、儒学文化融合在一起。“三雕”在婺源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中独具匠心,审美作用和实用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给婺源民居建筑增添了诱人的艺术魅力。
婺源思溪古村
靳雄步
婺源地处赣东北,与皖南、淅西相邻,为古徽州所辖六县之一,唐开元二十八年设府治,人文之风日盛,以“东南邹鲁”闻名,历经明清数百年间,徽商崛起,返乡大修祠堂宅第,从而形成了婺源古民居独特的建筑装饰风格。在婺源宅第、祠堂、石坊中,雕刻的装饰作用举足轻重,利用雕刻装饰,把建筑之美与徽州道德伦理、儒学文化融合在一起。“三雕”在婺源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中独具匠心,审美作用和实用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给婺源民居建筑增添了诱人的艺术魅力。
婺源思溪古村
一、自然题材及人文根源对婺源民居雕刻的影响
婺源民居中,以砖雕、木雕和石雕为代表的装饰构件与建筑融合巧妙,建筑雕刻艺术工艺精湛、气韵生动。婺源民居雕刻始于宋代,至明清达鼎盛,在题材内容、艺术表现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材料质地不同,在技巧手法上各有特点。“三雕”艺术创作源于自然,以自然为师加以效法并提炼加工,民间艺人充分利用这一指导思想创作出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古民居雕刻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和发展。
婺源砖雕:鹿(禄)到,喜鹊报喜图
1.为婺源民居砖雕的创作题材提供灵感源泉。
婺源砖雕在明中晚期初兴,清中期因商业的繁盛而日臻成熟,并精益求精。“巨室云集,百堵皆兴,比屋鳞次,无尺土之隙”。婺源砖雕是在质地坚实细腻的青砖上雕镂而成,广泛用于建筑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窗口、屋瓴等装饰,它是婺源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装饰外,有的还具有实用功能,用来分流屋面雨水。砖雕分“打坯”和“出细”两道工序,艺人必须熟悉传统题材和画面构图方法,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婺源砖雕:麒麟送宝
清中期,婺源砖雕已能综合运用圆雕、透雕和浮雕等技巧来表现花鸟、人物故事,并应用到建筑的不同构件之中。“一幅花鸟砖雕,边上要装饰突出的回纹,花叶枝干主体圆雕还要衬以浮雕的几何纹背景,
2.丰富了婺源民居石雕的表现形式。
石雕在婺源建筑中分布广,类别多,石料大多用于房屋基础部位或牌坊、桥、望柱、栏板、抱鼓石、石狮、华板或柱础,门墙、牌坊、石桥、砚台、墓碑和寺宅的廊柱等处也往往用石雕来装饰。婺源石雕的传统手法有圆雕、浮雕、沉雕、透雕、镂雕和影雕之分,最为常用的是浮雕、圆雕技艺。婺源石雕的制作工艺大概分选材、放样、雕刻、修整等四个部分。对石料的质地、大小、色彩、纹理进行选择后,将需雕刻的图案按比例画在石面上,再进行打粗胚、打细胚,由整体到局部进行雕刻,后琢磨、修光和上蜡。婺源石雕作品质朴优雅,浑厚细腻,刀法精致,古朴大方。
地漏
由于题材与材料本身的限制,与木雕、砖雕相比,显得更为简单,常用博古纹样、动植物图案、人物故事、书法与山水画进行提炼加工,石雕比较常见的是宅居的院墙漏窗、门罩和石牌坊,反映了自然题材和传统历史人文对婺源石雕的影响极深。浮雕以浅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望柱上常刻狮、象、云和莲花;华板变化较多,常用字、斜方格纹样,也有梅、竹等花卉;栏板的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在一明代祠堂建筑中的二十块栏板,用不同形态的龙图案,形象生动,某种抽象的含义和概念往往利用具体的形象来指代,通过创造新的抽象符号来表达,与诗歌中“比”、“兴”手法相近。人们常在民居大门两侧的柱础,用石雕出猴子、蜂巢、蝙蝠、喜鹊鹿、松树、等图案,象征封侯挂印,福禄寿喜。清华镇洪村光裕堂的抱鼓石是婺源石雕颇具代表的作品,座基上雕刻的“暗八仙”浮雕图案形象生动,工艺精湛。可见,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根源丰富了婺源民居石雕的表现形式。
3.拓宽了婺源民居木雕的表现空间。
婺源民居木雕遍布乡野,工艺精湛,具极高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时人有刻,必求婺工”,反映了婺源木雕匠人高超的技艺。婺源地属山区,木材资源丰富,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木结构,以木料装饰居多。古村建筑和用具之上的木雕装饰,分布广泛,遍及城乡。从民居内的屏风、窗棂、柱栏,到家具和文房用具,均留有木雕的遗韵。婺源木雕题材广泛,构思精妙,源于自然,山水、花卉、人物、禽兽、虫鱼、博古纹理和吉祥图案等无所不含。往往根据对象需求,巧妙施以圆雕、浮雕、透雕等技法。明初,婺源木雕便已形成规模,风格粗犷拙朴,常以浅浮雕为主;明中叶后,徽商崛起,商人返乡修建祠堂建造宅院的意识日益浓郁,木雕艺术也逐步向精雕细刻过渡,成为上层阶级的身份的象征,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婺源木雕造型生动、古朴、夸张,内容丰富多样,反映出婺源上层社会多元、富足的奢靡的生活状态。既有对传统美好愿景的吉祥题材描述,又有表现儒家文化的内容,如克己忍让等。还将戏曲、文学表现其中,如诗词作品《回乡偶书》、《琵琶行》,文学作品《西厢记、《三国演义》和戏曲作品《八仙过海》、《柳毅传书》等。以理坑的“上官卿第”、“尚书第”和“司马第”最具代表。“建筑木雕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题材的选择和表现的方式世俗化和生活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朴素的徽州人文积淀拓宽了婺源民居木雕的表现空间。
100%原产地发货
精筛细选 品质保证
专业物流 快速安全
安全保证